1. 金融机构在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时,应当报告哪些可疑行为?
1、客户拒绝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
2、对向境内汇入资金的境外机构提出要求后,仍无法完整获得汇款人姓名或者名称、汇款人账号和汇款人住所及其他相关替代性信息的;
3、客户无正当理由拒绝更新客户基本信息的;
4、采取必要措施后,仍怀疑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的;
5、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时发现的其他可疑行为。
2. 金融机构除核对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识别或重新识别客户身份?
1、要求客户补充其他身份次数或者身份证明文件;2、回访客户;3、实地查访;4、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核实;5、其他可依法采取的措施。
3. 金融机构委托金融机构以外的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的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这三个条件:客户识别和身份资料保存的必要措施,无法律和技术障碍,以及需要时可立刻从第三方处拿到需要的资料。(一)能够证明第三方按反洗钱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的要求,采取了客户身份识别和身份资料保存的必要措施。(二)第三方为本金融机构提供客户信息,不存在法律制度、技术等方面的障碍。(三)本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时,能立即获得第三方提供的客户信息,还可在必要时从第三方获得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明文件的原件、复印件或者影印件。委托第三方代为履行识别客户身份的,金融机构应当承担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责任。金融机构应当保存的客户身份资料包括记载客户身份信息、资料以及反映金融机构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情况的各种记录和资料。金融机构应当保存的交易记录包括关于每笔交易的数据信息、业务凭证、账簿以及有关规定要求的反映交易真实情况的合同、业务凭证、单据、业务函件和其他资料。金融机构应采取必要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防止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缺失、损毁,防止泄漏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金融机构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便于反洗钱调查和监督管理。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下列期限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一)客户身份资料,自业务关系结束当年或者一次性交易记账当年计起至少保存5 年。(二)交易记录,自交易记账当年计起至少保存5年。如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涉及正在被反洗钱调查的可疑交易活动,且反洗钱调查工作在前款规定的最低保存期届满时仍未结束的,金融机构应将其保存至反洗钱调查工作结束。同一介质上存有不同保存期限客户身份资料或者交易记录的,应当按最长期限保存。同一客户身份资料或者交易记录采用不同介质保存的,至少应当按照上述期限要求保存一种介质的客户身份资料或者交易记录。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规章对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有更长保存期限要求的,遵守其规定。金融机构破产或者解散时,应当将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移交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或者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的机构。
4. 金融机构应当保存的客户身份资料包括哪些?
金融机构应当保存的客户身份资料包括:记载客户身份信息的记录和资料;每笔交易的数据信息、业务凭证、账簿;反映交易真实情况的合同、业务凭证、单据、业务函件。1、 客户身份信息的资料和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的各种记录和资料。2、 交易记录原则性要求有两部分,金融机构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防止客户身份资料以及交易记录的损毁毁坏,防止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外泄。金融机构应对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采取切行可十的措施以便反洗钱调查和监管管理。金融机构应当保存的交易记录有关于每笔交易的业务数据信息、账簿以及有关规定要求的对真实情况反映的合同、单据、业务函件和业务凭证和其他资料保存期限是自业务关系结束当年或一次性交易记账从当年计起 最起码要保存五年 。拓展资料: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1、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安全、准确、完整、保密的原则,妥善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确保能足以重现每项交易,以提供客户尽职调查、监测分析交易、调查可疑交易活动以及查处洗钱和恐怖融资案件所需的信息。2、 对业务关系采取持续的尽职调查,审查业务存续期间发生的交易,以确认客户发生的交易符合金融机构所掌握的客户资料、业务情况、风险状况以及资金来源等信息。3、 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从事汇兑业务的机构在办理以下业务时,应当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并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留存客户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4、 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遵循大额现金管理的相关规定。
5. 金融机构的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客户由他人代理办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同时对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与客户建立人身保险、信托等业务关系,合同的受益人不是客户本人的,金融机构还应当对受益人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金融机构不得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或者假名账户。金融机构对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或者完整性有疑问的,应当重新识别客户身份。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与金融机构建立业务关系或者要求金融机构为其提供一次性金融服务时,都应当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金融机构通过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的,应当确保第三方已经采取符合本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第三方未采取符合本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的,由该金融机构承担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责任。金融机构进行客户身份识别,认为必要时,可以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核实客户的有关身份信息。
6. 金融机构的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为客户提供规定金额以上的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兑付等一次性金融服务时,应当要求客户出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客户由他人代理办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同时对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与客户建立人身保险、信托等业务关系,合同的受益人不是客户本人的,金融机构还应当对受益人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金融机构不得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或者假名账户。金融机构对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或者完整性有疑问的,应当重新识别客户身份。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与金融机构建立业务关系或者要求金融机构为其提供一次性金融服务时,都应当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金融机构通过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的,应当确保第三方已经采取符合本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第三方未采取符合本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的,由该金融机构承担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责任。金融机构进行客户身份识别,认为必要时,可以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核实客户的有关身份信息。
7. 出现什么情况时应当重新识别客户
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当重新识别客户:
(1)客户要求变更姓名或名称、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类、身份证件号码的; (2)客户的交易习惯发生显著改变的; (3)客户姓名或名称与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和司法机关发布的犯罪嫌疑人、洗钱; (4)怀疑客户涉嫌洗钱、恐怖融资活动的; (5)怀疑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的其他情形的。
8. 金融机构应当保存的客户身份资料包括哪些?
记载客户身份信息、资料以及反映金融机构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情况的各种记录和资料。